事件原由:
1960年代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國際航空的需求大增,日本政府除了將原有的羽田機場正式升格成國際機場,也規劃了原機場南方約四公里處的富里地區做為機場增設預定地,富里地區為農場經營的模範地區因此遭到居民強烈的抗議,機場預定地經過輾轉幾次的變更之後最後在1966年選定三里塚地區,政府無視三里塚地區做為飼料牧場的土地使用,在缺乏充分事先說明以及遷移計劃的狀況之下變決定了機場的增設,遭到地方居民強烈的反對,官方利用政府政策作為擋箭牌而拒絕進行任何交涉,於是在當年7月20日”三里塚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的結成下,開啟了漫長的鬥爭。
初期的三里塚鬥爭
在鬥爭初期並沒有太多的外部支援或是議員的協助,大部分的鬥爭活動都是由當地農民所發起的,為了要讓機場用地的收購過程變得困難,農民們開始發起了把土地所有權零碎化的”一坪運動”,將土地分割成一坪一坪近可能登記在越多人名下越好,藉此癱瘓官方的收購作業,進行”藉由非抵抗的抵抗來守護土地”。由於三里塚的居民多為二戰之後的移民者居多,大部分的農民皆參與過當初日本在東北殖民時的”滿蒙開拓團”,以這群農民為基礎的部分居民採取較為激烈的抗爭手段,以農民為中心的約1500戶人口,以年代為分隔成立少年行動隊、青年行動隊、婦人行動隊、老人行動隊等各個組織,進行遊行或占領等類型的抗爭。
新左翼派系的介入
在抗爭開始之後的1967年,日本國內各式反國家權力的政黨慢慢崛起,其中以反越南戰爭以及佐藤內閣的黨派開始介入三里塚鬥爭,鬥爭過程也慢慢變得越來越激烈;此外,利用各地基督教信徒的地方教會做為活動據點,左翼的社會運動者也加入這次活動。但是隨這派系的分裂和理念差異,不同黨派各自開始抗議活動的狀況也屢見不鮮,甚至有階級鬥爭至上的革命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主義派對成田機場抗議做出”只不過是成田地區的居民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以”等的批評,並且放棄對三里塚居民的幫助,而此時三里塚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則在武裝鬥爭和新左翼黨派的影響下,接受了全學連(學生運動組織)的支援。
機場啟用與鬥爭的白熱化
儘管鬥爭事件層出不窮,日本政府依然採取不妥協的姿態一路遂行建設計劃,在1971年2月22日,機場預定地發生了大規模的警察與當地反對同盟機動隊的衝突事件,當年9月16日更發生了多數死傷的嚴重衝突,反對派在預定地所搭建的抗議鐵塔也在此時遭到破壞而倒塌。當初機場規劃的三個跑道的其中之一也因此大幅變更建設計劃,到1978年4月即將迎接啟用日時,以”第四國際”為中心的社會運動者潛入機場控制塔,並破壞了塔台內許多設備和器材,導致啟用日其不得不因此而延期,政府也因此威信大失。後來在機場啟用延期的事件之外,接連發生幾場機場鐵路京成線列車遭縱火或是妨礙的事件,在媒體渲染下日本全國國民對於這樣阻礙國家先進化的活動大加譴責,一般社會對此抗爭事件採取負面態度,成田機場也在5月20日正式啟用了。
啟用後的陸續行動
無法阻止機場啟用的聯盟,將原先的目標改為”機場廢場、機場二期建設阻止”,由於機場的存在以成為現實,條件不得不轉換,而脫離抗爭連盟的支持者也漸漸產生,鬥爭聯盟也因為理念不同而產生了分裂。但是,另一方面他們也成功阻止了成田機場二次增建計劃,1995年現在新跑道預定地的東峰地區農民發起抗爭以及一坪地主運動,成功阻止了增建計劃而讓當時的總理大成村山富市不得不向民眾道歉,至今當地的抗爭聯盟仍然活躍地活動中並且繼續他們的抗爭計劃。
三里塚抗爭事件曾被許多的創作者做為題材,書籍的部分包含戶村一作的 “小說、三里塚”或是尾瀨彰的 “我的村莊的故事”,電影的部分有導演小川紳介拍過的一連串抗爭相關紀錄片等等。關於今天三里塚依然在運作的機場反對同盟,不只進行機場增建的抗爭,也和海外的抗爭單位進行連結,詳細的資料可以在聯盟的官方網站上找到。
ZOE 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